經濟發展
2022-03-21
2021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,在縣人大依法監督及縣政協民主監督下,縣政府緊緊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,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經濟運行持續恢復,發展韌性繼續顯現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5.19億元,同比增長4.5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.1億元,增長7.17%;固定資產投資56.07億元,增長11.9%;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.19億元,增長7.6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.8%;城鎮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28164元和20212元,分別增長8.7%和11%。
這一年,我們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內引外聯、多維拓展,項目攻堅取得新戰果
項目招商創新突破。探索招商引資新路徑,與中產集團合作開展委托招商,組建了4個產業招商分局,推動招商隊伍專業化、產業招商精準化。全年新簽約項目180個,同比增長13.9%,其中寶達地產、大鵬農牧飼料等億元以上項目35個。年初冬季招商百日攻堅“時半功倍”,僅用47天超額實現既定目標。變“沉睡資產”為“增收活水”,盤活企業、項目54個。全省第二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儀式(鐵嶺分會場)在天海電器項目現場舉行。全年開復工項目170個,同比增長18%,年產5萬噸膨化糠、帝德科技、鴻騰環保等一批新建項目相繼開工,中電環保垃圾發電、牧原生豬屠宰、東北豐復合肥等重點續建項目陸續投產。
開放合作務實推進。主動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,與沈陽皇姑區等地開展了跨市域“飛地經濟”合作。全年新增廣興節能保溫材料、眾誠牧業等“飛地項目”53個,各鄉鎮實得財力分成810萬元?;窗病F嶺工業園二期建設基本完工。對外貿易再創新高,進出口總額實現28.1億元,實際利用外資2842萬美元。盯緊吃透國家政策和資金投向,累計向上爭取資金16.7億元。
這一年,我們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壯大實體、厚積成勢,產業能級實現新跨越
現代農業固本強基。成功入圍全國首批創建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名單,獲批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。持續抓好糧食穩產保供,新建高標準農田3萬畝,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項目2萬畝,糧食產量達到13.75億斤,實現三連增。生豬產能全面恢復,肉蛋奶總量突破12萬噸,祥和肉牛養殖項目建設有序推進?!皟善芬粯恕笨倲颠_到21個。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,流轉土地47.25萬畝,成功承辦中國農業生產托管萬里行—走進遼寧直播活動。獲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,農民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突破2300家。成功爭取省級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資金700萬元,秸稈“五化”綜合利用率超過90%。
工業經濟擴能提質。專班推進結構調整“三篇大文章”,工業“六大產業”得到新發展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35家,總產值實現245億元。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6家。高新技術、雛鷹、瞪羚企業分別達到63家、23家和14家。落實有序用電措施,科學安排生產,確保雙樹子煤礦、亞泰水泥、圣加倫等骨干企業平穩運行,全口徑稅收超千萬企業達到12家。優力安等3家企業入圍全省首批典型性產學研聯盟,陸平科技攻關項目入選全省首批“揭榜掛帥”榜單,實現全市“零”的突破。
第三產業賦能添彩。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。創新打造電商服務中心和網紅小鎮“雙核”驅動新模式,全年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2%。獲批承辦全省職工技能大賽暨第二屆直播電商行業技能大賽。菜鳥物流網絡實現全縣217個行政村全覆蓋,依托線上銷售新渠道,“鐵嶺大米”“鐵嶺榛子”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。雷鋒紀念館、任輔臣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紅色游熱度不減,羊湯節、葡萄節等傳統節會亮點紛呈。以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驗收為契機,初步構建起農業、文化、工業等“N+旅游”融合發展新格局。